通過改變光的傳輸距離(單程或雙程)或調整光纖折射率實現延遲控制。例如,手動可調延遲線通過絲杠導軌移動反射鏡改變光程,延遲范圍可達50毫米。可調光纖延遲線通過調控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路徑長度或折射率,實現納秒至皮秒級時間延遲的控制。
主要基于光纖的傳輸特性和電子或機械控制技術的結合。光信號先轉換成適合光纖傳輸的形式,然后通過光纖傳輸。通過內置的電子控制系統或機械調節機構,準確控制光纖長度或改變光纖中的光信號傳播速度,如利用光纖布拉格光柵、光纖環形器等特殊結構,實現對光信號延遲時間的調節。例如,電動可調光纖延遲線內部集成精密電動馬達和控制系統,接收到控制信號時,電動馬達驅動光纖進行微小長度變化,或通過改變光纖周圍的電場、磁場等環境參數來影響光纖的折射率,從而改變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播時間,實現延遲控制。
主要類型
自由空間型:光信號從輸入光纖準直器射出,經可移動反射鏡反射后返回輸出端,通過調節反射鏡位移,改變光程長度,實現延遲調節,常用于激光測距儀校準、光學相干層析醫學成像等。
光纖纏繞型:利用長距離光纖的固定延遲特性,通過切換不同長度光纖實現多檔位調節,結構緊湊、抗干擾性強,適配數據中心的光信號同步需求。
射頻光纖型:將射頻信號調制為光信號,經光纖傳輸后再解調為電信號,通過控制光纖長度或集成可調光器件,實現納秒級動態延遲,可用于相控陣雷達波束成形、天線校準等。